走進大通縣朔北藏族鄉邊麻溝村,眼前的景象讓人欣喜:潔凈寬闊的水泥路四通八達,清新亮麗的民居錯落有致,恬靜優美的農家庭院如詩如畫,依山而建的花海正孕育著新的生機。
小山村華麗變身“綠富美”
“真沒想到,我們村會變得這么漂亮,路燈、休閑廣場、環保廁所等設施一應俱全,生活過得比城里人還滋潤。自從村里有了‘花海’農莊,來的游客就越來越多,也為我們增加了不少收入。”說起家鄉的變化,村民鄭統邦很是興奮。
作為西寧市鄉村振興示范試點村,這個曾經“一年只有半年糧,有女不嫁邊麻溝郎”的窮山村,如今華麗變身“綠富美”:村莊美、產業強、村民富、鄉風好、管理精,一幅看得見山、望得見水、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畫卷,盡情鋪展在希望的田野上。
近年來,西寧市從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,到推動鄉村振興區域布局;從強化鄉村振興產業支撐,到拓寬實現生活富裕渠道;從建設幸福宜居新家園,到推進鄉風文明大行動,以“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總要求,在新的歷史節點上,踏出了鄉村振興的鏗鏘足音。
西寧農村正變得舒適而美麗
今年,西寧市繼續在示范引導上精準發力,穩步推進鄉村振興示范試點村建設。一對一開展戴家莊村、崗岔村、陽坡村、上胡丹村、前溝村為5個全省鄉村振興戰略示范試點村和卡陽村、邊麻溝村為2個典型村工作,完成65個村莊鄉村振興規劃編制,開展15個示范試點村的建設。在特色產業上精準發力,一對一推進特色產業培育和發展,加快設施溫棚冬季保溫性能改進,加快推進綠色循環畜牧業發展步伐,推進西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。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進程,培育新型經營主體,實施農業信息進村入戶工程。在鑄魂強根上精準發力,全力推動村級文化服務中心建設、加強農民思想道德培育,深入挖掘西寧花兒、大通皮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,培育慕家溝酩餾、陳家灘木雕等一批家庭工廠、手工作坊、鄉村車間。在環境治理上精準發力,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、高原美麗鄉村建設、農業污染面治理等方面工作,全力推進生態振興。進一步推進人才振興、組織振興,實施鄉村及農口干部專題培訓工程、鄉村振興帶頭人工程,持續推動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,大力培養“法律明白人”。
如今,自來水、水泥路、通訊、超市、環衛等基礎設施已成農村的標準配備,天然氣、供暖等工程正在陸續推進,西寧農村正變得舒適而美麗。